文匯報【80萬買美國千呎樓】
80萬買美國千呎樓
月租4千回報8厘 亞特蘭大遠勝香港
香港文匯報訊 (記者 顏倫樂)香港人酷愛買磚頭,但本港樓價已升至歷史最高位,樓市風高浪急,入市真係要諗一諗。不過,如果將目光放遠點,其實外地樓市亦不乏投資機會,例如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,原來80萬港元就可以買一個過千呎的單位,每年租金回報率更高達8厘,這個置業成本在香港,分分鐘唔夠俾細單位首期,或者只能買一個新界車位。
專門代理美國房地產的君港集團,公司主席李西雲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,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,美國市場因積存大量銀主盤,房產價格大幅下滑,2010年曾經有上升勢頭,但歐債危機下又重返跌市,因此美國直至2012年,樓市都一直下跌,2013年才重回升軌。目前,美國樓市仍然有上升空間,以香港去作對比,現時的美國樓市狀況只等於數年前的香港樓市。
巴菲特一早唱好
股神巴菲特早在2012年就呼籲投資者買美國房地產,並認為低利率情況下更適合按揭買樓。巴菲特當時說,美國經濟大範圍復甦,樓價回升是必然的事。根據房地產網站Zillow資料,2013年單個家庭房產的平均售價為19.71萬美元,相比2012年增長11.5%,已足證巴菲特眼光之準。
問到美國今年有機會加息,會否增加準買家負擔,或拖低當地樓價?李西雲說,一直有留意美國可能加息的狀況,但加息亦代表經濟向好,而且一般首三、四次加息,每次只加0.25厘,相信影響輕微。
到美國買樓,對於一般香港人而言,大家可能認為是件遙不可及的事,但原來亦可以很簡單。君港最近代理一批亞特蘭大的房地產物業,最平入場費只需10萬美元,即是約78萬港元,租金回報高達8%。君港集團副總裁李練慧儀說,連各項買樓周邊費用後,於亞特蘭大置業的總成本約需100萬港元,回報率扣除物業管理、保養費及地稅等支出,亦可以達6厘以上,較香港物業的回報大得多。
香港人印象裡的亞特蘭大,可能只停留在1996年李麗珊於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滑浪風帆中奪取金牌的時刻,但其實亞特蘭大除了是美國十大都會外,亦為東南部所有都會中最大經濟體,2011年人口為530萬人,預測至2040年會增長至840萬人。現時就業人口290萬人,2010至2040年預測新增就業人口將額外增加190萬人。
打工城市唔憂客
李西雲笑說,亞特蘭大因屬於打工城市,2008金融海嘯期間受到重創,故當時樓價跌幅甚大,但現時樓市正在上升之中,而且亞特蘭大的消費稅、住屋稅及地稅都遠低於其他城市,現時每年樓價升幅及回報率又跑贏大市,今年預測更有15%的升幅。若果在美國買樓收租,香港則租樓住,某程度更具經濟效益。
他以上述80萬元的入場費計算,每年租金收入(扣除管理費等)至少4.7萬元至5萬元,每個月淨租金收入4,000元,但換來的是一幢美國物業,以及一個正值升市的「磚頭」。
香港借錢更划算
他表示,公司未來將重點代理亞特蘭大的物業,着重售後服務,於美國已經有十多人的團隊去協助準買家處理物業管理、交地稅及保險、搵律師等。為了讓買樓手續更簡單,公司會提供一條龍服務,準買家可以遙距購買當地物業,亦可以親身到現場了解。借貸方面,李西雲坦言若不夠資金,建議考慮在香港借銀行貸款,成本會較借美國的銀行貸款更低。